
7 月 30 日消息,科技媒体 Phoronix 于 7 月 25 日发布博文称,英伟达资深 Linux 开发者、同时也是 Linux LTS 内核共同维护者的 Sasha Levin 提出一项新提案,旨在规范 Linux 内核开发过程中 Claude 等 AI 编程工具的使用,并明确相关贡献的归因要求与开发准则。
该提案涉及 Linux 内核 AI 编码助手的配置文件及贡献规则制定,这些规则将指导开发者如何规范使用 Claude 等 AI 编码工具编写和提交内核补丁。
Sasha Levin 已向社区发送一份 “请求评论”(RFC),建议在 Linux 内核文档区域引入 AI 编码助手的配置文件,方便 Claude 等 AI 助手解读。同时,他还提出了一套初步规则,涵盖 AI 归因要求等细节,为希望借助 AI 助手向上游 Linux 内核贡献代码的人士提供参考。
在 RFC 补丁系列中,Sasha Levin 解释道:“这个补丁系列为与 Linux 内核代码库合作的 AI 编码助手增加了统一的配置和文档。随着 AI 工具在软件开发中变得越来越常见,确立它们在内核开发中的使用指南变得尤为重要。”
该系列包含两个补丁:
第一个补丁为 Claude、GitHub Copilot、Cursor、Codeium、Continue、Windsurf 和 Aider 等多种 AI 编码助手添加统一配置文件,这些文件均链接到一个中心文档文件,以保证工具间的一致性。
第二个补丁增加了 AI 助手在 Linux 内核开发中的实践规则与文档,包括遵循内核编码标准、尊重开发流程、正确归因 AI 生成的贡献以及理解许可要求等内容。
示例展示了这些指南的实际应用,包括提交中正确的 AI 归因方式,以及助手对内核文档要求的理解。所有 AI 助手都需在提交中使用 “Co-developed-by” 标签标识自己,确保代码开发中 AI 参与的完全透明。
随着 AI 编程工具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Linux 内核作为全球最受关注的开源项目之一,其对 AI 工具使用的规范将为行业树立重要标杆,既充分利用 AI 提升开发效率,又能保障代码贡献的透明度与合规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