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 19 日消息,欧盟主席透露,欧盟计划推行一项自愿行为准则,旨在助力企业遵循已于去年正式生效的《人工智能法案》。然而,这一准则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科技巨头中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微软与 Meta 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在周五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明确表示,微软极有可能签署该准则。史密斯强调,微软此举意在支持欧盟的人工智能监管机构,同时也看中了该准则为行业与监管方提供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他指出,通过签署这一准则,微软希望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展现企业在合规运营方面的决心。
与微软的积极态度不同,Meta 对该准则采取了坚决拒绝的立场。Meta 首席全球事务官乔尔・卡普兰(Joel Kaplan)公开表态,称该准则为模型开发者带来了诸多法律层面的不确定性,并且其涵盖的措施已远远超出了《人工智能法案》所规定的范畴。卡普兰进一步解释道,这种过度扩张的监管举措,可能会对欧洲前沿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与部署形成阻碍,进而影响欧洲企业基于这些模型开展业务。据卡普兰透露,Meta 并非孤立无援,目前已有 45 家欧洲公司与他们持有相同的担忧,并对此表示声援。
这项自愿性行为准则由 13 名独立专家精心制定,其核心目标在于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在欧盟范围内的应用,确保技术使用的合法性与安全性。一旦企业选择签署该准则,就必须按照要求公布其通用 AI 模型训练所用内容的摘要,同时制定出符合欧盟版权法的相关政策。该准则作为 2024 年 6 月正式生效的《人工智能法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范围广泛,涵盖了谷歌母公司 Alphabet、Facebook 母公司 Meta、OpenAI、Anthropic、Mistral 等数千家在人工智能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和 Mistral 等公司已率先表态同意签署该准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行业内对于欧盟监管态度的分歧。
欧盟出台《人工智能法案》及相关准则,意在打造一个安全、可靠且透明的人工智能生态环境。然而,从美国科技巨头的反应来看,如何在强化监管与鼓励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依然是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后续更多企业对此准则表明态度,以及欧盟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这一事件对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走向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