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关键的是,今年这个标志性的猫头不再仅以平面海报的形式呈现,而是变成了一个商家品牌们可玩,人人都可玩的“手势”。

1、第一次猫头联合亮相618 一个手势将爱关联天猫
这支手势TVC延续着今年618“生活就该这么爱 ”的主题,清晰展示出天猫618猫头联合的核心创意——“用爱的手势关联天猫”。
“打开爱心,变成猫头”这样一个简单手势变化,就直观将天猫与“爱”关联 。而这个爱,正是人们对于千万种不同生活的热爱。
像身体爱多巴胺那样爱,像舌尖爱美食那样爱,像 puppy爱我那样爱,像人类爱发明那样爱……每一个人对生活热爱的原始驱动力,最后都汇集成为了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趋势。





除了串联三者,手势关联爱的创意背后,还有着天猫对当下大环境下人群情绪的深刻洞察——在度过了变化莫测又有些低落的上半年后,人们需要去找回生活的热爱,更需要热爱生活的正向激励 。这个简单的手势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而这种热爱正是推动大家勇敢前行的内生力量。
2、第一次用户卷入的手势走红 全民合拍演绎掀起猫头流行
天猫之所以用猫头创造一个代表热爱生活的手势,必定还有一个底层思考是:手势是可以像一个“网络梗”一样,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传递、流行开来的 。
可见这个创意本身就预示着,此次猫头联合不仅是要联合品牌商家,更要联合广大用户,将这股生活的热爱力量one by one地传递出去。
果然,基于手势打出“猫头与爱关联”的概念后,天猫同步跟进着另一个动作——有爱才会合拍 。在不同社交平台上结合社区文化特点,天猫联动KOL、普通用户一起合拍,将这个手势进行了立体诠释。
微博上,天猫根据微博作为“热点话题发酵场”的特征,结合各种热点,玩转了手势话题。
在#有爱才会合拍#的主话题下,天猫“蹭”上了王心凌爱你、毕业季云合拍、圣火喵喵教等微博热点,打造了#比心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这才是合拍的正确打开方式#、#被人类通用手势拿捏了#等热点话题,并延续话题热度,推出#这个猫头我爱了#进行品牌矩阵联合发声。
这些话题讨论率先将“手势”、“比心” 内容炒热,并在微博用户中形成了这个猫头手势是“有趣手势”的印象。


从微博KOL的创作到微博网友的互动,所有关于猫头手势和有爱合拍的内容,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 “真实” 。在看过了许多精致、套路、煽情、打鸡血的内容后,当代人最需要的其实是那些聚焦到真实的“人”和真实情感上面的内容。只有这种真实,才能让大家代入自我以此抚慰、激励身处平凡世界还在依旧追逐热爱的每个人。

天猫在抖音上从颜值类和萌宠类两大赛道进行手势的创意植入和互动玩法设置。其中颜值达人们引领的#喵喵比心手势舞#风潮带动了不少素人用户主动加入。萌宠达人们发起的#喵喵教新舞首发#,也将最近抖音大热的“猫猫教VS狗狗教”之争,推向新一轮高潮。就连天猫本喵也跳起了新舞,力挺喵喵教。

一系列“猫头手势”传播中,猫头也赢得了可观热度,全网声量30亿+ ,微博多个话题自然冲上热搜榜,抖音的手势舞创意更是霸榜四天高居不下——过去我们每年盘点的猫头热点,都是重点欣赏猫头联合带来的视觉盛宴,而这次是真正第一次由用户掀起了猫头手势合拍流行。
身处传播去中心化时代,在微博、抖音通过用户共创,将原本的传播受众变为内容生产者和主动传播者,显然有利于猫头手势穿透618营销重围,快速出圈。更重要的是,天猫在两个平台以多元话题切入,结合热点时事、达人创作和用户UGC来演示猫头,其实都是为了将猫头手势里“爱”的含义,真正绑定到了现实用户故事里,让这个猫头真正成为了用户故事的承载者 。
从这里也就不难探知到,“有爱才会合拍”的“合拍”其实有一语双关 :第一层意思就是联动用户一起来拍新的猫头手势,鼓励用户用手势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而另一层意思则是“与用户分享同一种热爱生活方式,支持热爱生活的品牌,才与用户是天生一对”。这其实也揭露了当代品牌吸引用户的核心魅力——过去品牌仅依靠产品吸引用户,而当下,在产品之外,用户更愿意与有理念、精神、价值共鸣的品牌为伍 。
与品牌联合变幻出无数种猫头造型的天猫,自然成为了聚集用户共鸣的重要平台。
3、第一次猫头联合传播破壁 创新包围式沟通生活热爱
品牌和用户的“合拍共鸣”,不仅存在于用户互动演绎中,更借着天猫平台生态和品牌联合能力,全方位与用户沟通。在此过程中,一些破壁创新的营销尝试与探索也在打造了全新的用户接收体验。
1)内容破壁:从静态海报到动态有声物料
今年618,天猫与42个大牌一起推出了猫头联合海报。这些猫头视觉在全国20+ 个城市街头被点亮,刷爆100亿+ 高调曝光!品牌猫头动画视频也霸屏了全国超过20w+ 梯媒,全面覆盖用户线下生活场景。
这些大牌猫头创意中,不仅加入了特定的品牌生活方式场景,还与代表热爱的爱心视觉元素巧妙结合,将“天猫紧密关联生活热爱 ”的概念以视觉形式延展、扩散。

有动态、有声音,还要有惊喜。在广州塔滨江沿线的户外投放中,猫头联合更是通过物料印刷技术的更新,呈现了视觉上的昼夜变化。白天是一张有猫头和背景的联合海报,到了晚上,背景隐去,猫头闪闪发亮,照见每一种热爱。这样的投放在强化新鲜感和沉浸感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一份浪漫 。


线下沟通物料内容在变化的同时,线上媒介也在破壁——此次猫头首次进行了朋友圈投放。其实,朋友圈广告跳转天猫的通道,去年双11就有短暂试水,但当时只是天猫H5页面的形式,而现在广告链路可直接开启淘宝ud跳转——如果微信用户手机中有安装天猫App,会直接跳转至投放广告的品牌天猫旗舰店,没有天猫的用户则会直接跳转到淘宝App内的店铺页面。

此外,由于微信本身相较于微博、抖音等开放性社交平台,其社交模式是基于 “熟人社交 ”,用户身份和交往更真实,也就更易反应全面、真实的消费需求,而微信本身对于用户人群标签也有高度细分,也可帮助品牌们实现更精准的投放,尤其对于食品、美妆、护肤品、服饰等易引发冲动型消费的品类效果更佳。
而在007看来,除了渠道破壁和 “精细化投放”优势外,朋友圈广告对于天猫传播生活热爱,本身就带有重要意义——微信的 “熟人社交”更具私密性和亲密感。因此,每一个人的朋友圈都是聚集了无数种现实中的生活方式小圈子,天然就是人与人分享生活方式,分享生活热爱和主张的主阵地 。
最后纵观整场猫头联合营销,从打出概念到卷入用户参与,通过手势互动,让用户亲身体验、感受猫头与“生活热爱”的联系,形成心智绑定,与此同时通过沉浸式内容和全方位媒介包围,将业务心智渗透给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在猫头内涵传播的新意、深度和广度上,此次618都有着更大突破。
而最关键是的,今年的创意正式“让猫头这个品牌资产中,有了用户故事的累积 ”。
过去天猫作为平台联合各大品牌引领理想生活方式,而今天天猫和品牌们一起调换品牌塑造视角,让用户来参与猫头演绎和创造,其实也就意味着天猫联合品牌们和用户一起,从用户视角来打造理想生活,共塑品牌 。
相同的思路其实在此前就有延续。比如3.8 节期间,天猫以3部真实记录女性生活和内在情绪的TVC,去讲述那些有天猫陪伴的女性故事,去探寻她们内心的小秩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