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双十一,如果说2020年宣城本地电商有哪些亮点的话,那同城零售+社区团购算是重要的一大亮点了。
后疫情时代,国家大力鼓励内循环经济,特别是三四五县城市的消费潜力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下沉渠道的消费,是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因此集中的区域城市消费,需求量在今年表现得非常突出。2019年以来可以说是社交商业时代的“百团大战”,在宣城本地市场也陆续诞生了“宣城十八巷”、“精选宣城”、“宣州扶贫馆”等社区团购平台,而2020年之后则会呈现各大电商平台、各大品牌全面杀入的血拼的新业态,目前“多多买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已入驻宣城本地市场。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社区团的本质是带动本地化订单的集约化、规模化,从而带动工厂、农场直供社区的扁平化供应链模式。社区团的物流,更多的是“二段式”物流,即:干线+城配到店(站点)模式。
目前看来,社区团购要做的似乎是重构生鲜快消传统经销体系。通过切入C端市场,掌控C端订单来倒逼经销渠道扁平化、数字化,并减少加价环节。
按照这个模型,传统经销体系的一批、二批、销地市场、夫妻店的销售分销功能可能会被淡化,甚至被砍掉。进而,没有销售功能的各环节也将很难从传统的进销差价、品牌佣金返点中赚取收益,使得整个流通的加价环节减少。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商将可能得到更好下沉能力,因为渠道加价减少带来的更具性价比的商品价格,能帮助其更好下沉到分散且购买力相对较弱的低线市场。
消费者获得价格实惠,并可能被养成线上、平台消费习惯。
平台则将获得交易与下沉用户规模,以及下沉到村镇一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这些最终可能让其掌控定价的最大话语权。
那么,在这个赛道中,作为社区团购平台方在这场竞争中比拼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可能主要是四块。
1、流量。
流量大才能控C端订单,而只有控C端订单才能重构经销体系。也只有流量够大才能架构起供应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否则供应链的架构投入巨大,不是那么轻松的事。
2、生态能力。
生态能力,或者说交叉导流、流量变现、供应链议价能力。社区团购以高频的生鲜快消业务为载体,但凡是具有高频流量价值的业务,往往也都是低毛利业务。在生鲜领域,过去补贴烧流量的企业很多,倒下去的则更多。那么,能不能将社区团购聚集起的流量,在其他领域进行有效变现就是“存活当下”的关键之一。
3、资金能力。
做社区团购业务,前期需要烧钱补贴做用户交易规模,要烧钱铺团长自提点点位,架构供应链、建设仓配网络等基础设施也是海量投入,运营端则要投资技术系统来管理海量自提点、履约排布等。
所以,社区团购,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能力,这个市场是很难撬动的。
4、团队,及运营能力。
社区团购业务的复杂性,从过去经营来看,线上线下团队通常是两套人马,批发与零售则是两种思维。要将这些不同“来路”的人马聚集起来,形成统一企业文化,其实是很难的。需要很强大的团队人才基础,也需要很强的管理能力。
(来源:宣州区电商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