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设计都在追求握持感的当下,为何iPhone 12就不怕硌手呢?

2020-09-11 17:20:59 来源:快科技
在智能手机设计都在追求握持感的当下,为何iPhone 12就不怕硌手呢?

  圆滑当道时代的尖锐异类,说到这句话很多朋友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锤子科技,想到与主流设计背道而驰的坚果手机。

  但无论是对锋锐美学的偏好,还是彰显特色的标新立异,坚果手机在圆润时代的尖锐设计并没有引起多大涟漪,黯然落得一句“小众还是小众”的感慨。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了锤子科技的异类旗帜之后,苹果iPhone12系列也开始“有样学样”。

  目前的曝光来看,iPhone 12将采用棱角分明的英朗设计,不禁让人感慨,“母公司”的戏谑似乎是一语成谶了。

  一时间风格硬朗、差异化设计乃至回归经典的评价不绝于耳,同时这样的设计也引起了大众对于其实用性的质疑:

在智能手机设计都在追求握持感的当下,为何苹果的iPhone 12就不怕硌手呢?

手机握持感之说从何而来?

  手机设计对握持感的追求似乎并不久远,功能机时代大家关注的都是手机耐不耐用、信号好不好、电池充一次用多长时间这些问题,握持感并非选购手机的必要条件。

  直到后来的智能机时代,手机个头越来越大,用手机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如何更加舒适的握持才成为手机设计的考虑项之一。

  发展至今,手机行业对握持感的追求可以用苛刻来形容,握持感的衡量维度包含重量、厚度、造型、触感等多个方面。

有机身重量在200g以下、机身厚度8mm以下、手机背壳边缘和边框要有弧度并且需要衔接平滑、

  目前被消费者广泛认知的好手感标准背壳的触感更是讲究滑而不腻,把手机设计成手把件的说法实际上并未言过其实。

iPhone3G

  作为智能手机发展的引领者,iPhone此前的设计走向就足以说明问题。

  在iPhone 4之前,前三款iPhone的造型实际上也是非常圆润的,iPhone 3G的背壳就像鹅卵石一样。

  这一点或许可以说明,iPhone早期的设计理念中就已经包含了对握持感的考量。

  那么,为什么从iPhone 4到iPhone 5S,苹果开始弃用这种圆润设计了?仔细想想,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手机尺寸和重量在当时都不大,设计只要不太极端就不会对手感有太明显的影响;

2、圆润的设计已经沿用了三年,iPhone需要全新的设计来焕发市场活力;

3、从视觉感受来说,相对棱角分明的设计用在科技类产品上更加得体,这会让科技产品看起来风格更加突出。

4、从消费者的网络购买角度来说,都是先看到再喜欢,购买后才能体验到手机的握持感。

  所以棱角分明的好看或许比握持感突出的圆润设计更加容易促进消费。

  当然iPhone 4一代表现如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这一代产品被誉为苹果的经典之作,赢得了销量和口碑的双双大丰收。

  这其中原因,显然与产品最直观的外观设计改变有着直接的关联。

  从iPhone 6开始,苹果开始回归圆润设计,其中原因或许就在于机身尺寸的不断变大,手机握持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但在圆润的造型上,苹果其实一直都非常克制,手机上并没有出现过曲面屏、曲面背壳的设计,平直简约的平板设计似乎也保留了此前硬朗设计的一些风格。

  iPhone 12改变设计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毕竟iPhone 6一样的造型已经沿用了好几代,在手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前,让消费者对新品产生审美疲劳并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

  但iPhone 12回归iPhone 4的硬朗设计还真是在意料之外,毕竟这种设计怎么看都不符合当前智能手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曾以设计封神的苹果还剩下多少坚持?

  iPhone的经典设计,无疑深刻影响了后续手机的形态走势。

  以iPhone的销量与市场号召力,再结合其在工业设计上的总体把控,使其设计总能成为行业的潮流标准。

  如果研究iPhone 4和iPhone 6发布前后主流市场的手机形态,就能发现苹果引导了由圆润到硬朗,再由尖锐到平滑的设计潮流。

  有苹果这样的大厂标新立异,谋定而后动的跟随者们自然也能从中获利,设计追随苹果就意味着销量有保障。

  但就与近年来苹果被诟病的创新乏力一样,其在外观上的光环似乎也在逐渐黯淡。

  往前回溯iPhone 11系列、iPhone Xs系列以及iPhone X三代iPhone,尽管命名方式与内部A系列处理器的区别提醒我们这是三代机型。

  但对于大众认知来说,它们更像是三胞胎。更不用说iPhone的刘海造型突兀且显眼,在全面屏的设计下尤其显得「占地面积」巨大。

  相较于行业主流的屏幕挖孔技术甚至是屏下摄像头技术,刘海虽然有在安全层面的考量,但是美观程度上稍显不足;

  再加上iMac与Macbook Pro系列的设计N年不变,与PC行业的全面屏和触控屏趋势相比,其设计也从原来的领先到现在的落后;

  而在MacBook上搭载的蝶式键盘,其键程设计后续被证明故障率高。苹果的设计神话似乎欠缺了一些说服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iPhone 12系列回归方正设计,置握持感于不顾,当真就不怕硌手?

  从设计周期上推测,iPhone确实到了改弦更张的时刻。

对于初代5G iPhone而言未免太过没有排面。

  连续几代的相似设计足以让大众失去新鲜感,如果继续沿用相同的设计,

苹果势必要通过新特性来刺激用户,拉动手机销售的增长。

  前面也提到,消费者视觉感知为先。不得不承认的是,硬朗造型的新设计确实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能够提升iPhone 12系列的颜值。

  即使新iPhone对于握持而言并不友好,那也是入手后的使用感受,可能并不会妨碍iPhone 12系列的销量表现。

  但锐利造型的手机使用体验其实并不算友好,机身大小与重量都会对脆弱的小指有太沉重的压迫。

  尤其是到了全面屏与大屏时代,方正设计下硌手几乎不可避免,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是利好消息,也许只能通过佩戴手机壳来缓解造型带来的硌手感了。

结语

是为了设计感或者更激进的美观而舍弃了部分舒适,对于手感而言无疑是种倒退。

  曾经以设计封神的苹果选择用直角造型来实现差异化,但这其实

  在方正设计带来的新鲜感和新机销量的刺激点面前,也许硌手是苹果不会在乎的细枝末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猜你喜欢

摩托罗拉Edge 60 Fusion评测:以"帆布美学"突围中端市场的差异化尝试

在智能手机市场日趋同质化的今天,摩托罗拉凭借Edge60Fusion给出了一个充满创意的答案:用独特的材质语言重新定义中端机的设计边界。这款起售价299.99英镑(约合2818元人民币)的设备,通过"

1周前

小米手机销量连续六个月保持国内前三 去年11月曾登顶

根据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小米手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排名稳步提升,从2024年9月到2025年1月,小米手机市场份额最低为15.3%,最高达到19.3%,并在2024年11月登顶。从排名来看,这五个月小米

小米手机

2周前

华硕Zenfone 12 Ultra正式发布:去“游戏化”设计,搭载骁龙8至尊版与云台式摄像头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日,华硕正式发布了其的旗舰手机——Zenfone12Ultra,这款手机不仅延续了华硕去“

2个月前

一加13新增“微距特写”功能,为用户带来极致拍摄体验

近日,一加官方宣布,其最新旗舰手机一加13新增了一项备受期待的功能——“微距特写”。

2024-11-14

OPPO K12 Plus 手机即将发布:续航强劲,游戏性能出众

OPPO手机宣布,备受期待的K12Plus手机将于10月12日14:30正式发布。这款新机被誉为“续航千里马、游戏小钢炮”,预示着其在续航能力和游戏性能方面将有

2024-10-08

比亚迪第二代宋Pro DM-i即将璀璨登场:龙颜美学与宋代雅韵的完美融合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深耕的比亚迪,再次以匠心独运的设计理念和前瞻技术,引领市场潮流。近期,比亚迪正式揭晓了即将上市的第二代宋ProDM-i车型,这款新车不仅承袭了比亚迪&l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