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C(4bit MLC)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它是不是大号U盘?等等

2020-09-05 17:15:35 来源:网易科技
QLC(4bit MLC)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它是不是大号U盘?等等

  说到QLC SSD,就不得不提三星860 QVO SSD。作为最早搭载QLC闪存颗粒的消费级SATA SSD,三星860 QVO SSD刚发布的时候就因为其性能表现欠佳,而引发了不少用户和媒体人的讨论:QLC(4bit MLC)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它是不是大号U盘?等等。

  虽然刚开始大家都视QLCSSD为洪水猛兽,纷纷对三星860 QVO SSD持保留态度,但是随着其售价不断的下探,主打的大容量和读写性能的强劲,还是有不少玩家无法逃脱“真香定律”选择入手,相比一开始消费者的迟疑反应而言,无论是销量和口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今三星又发布了新一代的QLC SSD,也就是870 QVO SSD,它又是否会再次左右消费者对于QLC颗粒的看法呢?

  ▼为何“谈QLC色变”

  固态硬盘的发展可以与闪存颗粒的发展挂钩,根据NAND闪存颗粒内部排列的电子单元密度的不同,闪存颗粒又分为SLC、MLC、TLC、QLC颗粒等。一个cell单元存储一位电荷数据就是SLC颗粒、两位就是MLC,以此类推。

  而随着闪存颗粒电子结构层数的增加,会让同数量单元存储的数据翻几番,降低相同容量SSD的制造成本。但与此同时,闪存写入时产生的电压变化也就逐级递增,其颗粒写入速度变慢,可靠性变差。像QLC闪存每个cell单元可以存储4位电荷,总共就是有2^4=16组电压变化,控制起来复杂让写入速度变慢,可靠性也更差,至于PLC就更不用说了,也正因为这样使得QLC SSD被很多用户所唾弃。

  ▼QLC其实很“长寿”

  关于QLC的寿命和性能一直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众所周知,一般固态的总写入寿命=擦写次数X固态容量,换句话而言只要QLC固态的容量是TLC固态的两倍以上,两者的写入寿命其实是差不多的。不过,QLC的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容量可以做到TLC难以企及的高度。就以870 QVO为例,最高容量8TB,拥有2880TBW,这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假设每天写入1TB数据,8TB的870 QVO其TBW足够你使用接近8年,当然这里也存在擦除数据造成的颗粒寿命损耗,我们就只算个大概了。不过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很少人会每天写入这么多数据到硬盘里,一天40G就顶天了,那硬盘就能用….197年?到时这硬盘还能做成文物保存了。

  当然能肯定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相信到时你手上的SSD硬盘已经无法满足你了。

  至于性能方面,三星860 QVO SSD采用了Intelligent TurboWrite技术,也就是不少TLC SSD都采用的模拟SLC缓存机制,而1TB版本的SLC缓存为72GB,也就是说你在连续读写大小在42GB以下的文件都不会掉速,保持在一个500MB/s左右的水平,而2TB版本更有78GB的缓存,相信这对于大部分玩家而言是足够使用了。

  此外,虽然性能和NVMe SSD相比还是不够看,但无论是读写速度还是4K随机都是机械硬盘比不上的。

  ▼继任者870 QVO的性能几何?

  那作为2018年年底发布的860 QVO的继任者,三星870 QVO SSD又有何不同呢,首先性能上其顺序读写速度达到了560MB/s和530MB/s。此外,在随机读取速度方面,三星表示870 QVO随机读取比前代产品有13%的优势,可以看出三星在这款SSD上做了不错的优化。

  不过这款新产品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在于,其增加了全新的8TB版本的机型, 这是目前世界上首款8TB的消费级SATA SSD。而这取决于升级后的870 QVO采用了全新第五代V-NAND 3D堆叠闪存,其堆叠层数达到9X层。此外,三星表示,8TB版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应该可以传输高达2880TBW的数据,意味着每天1TB的写入数据也能够用8年了。

  至于价格方面,三星870 QVO于7月27日正式发售,虽然相比860 QVO SSD首发时候价格有所下降,但我们还是期望能看到更亲民的价格,这样才能真正取代拥有高性价比特点的机械硬盘。

  ▼总结:大容量,高性价比之选

  事实上,无论是QLC颗粒的性能还是寿命问题,其实都没必要太过吐槽,像以前说的QLC诞生的意义更多是给需要大容量存储与快速存取数据需求的用户一个选择,更何况市场上还有TLC和MLC SSD让你选择,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不过随着870 QVO的到来,其余厂商的QLC SSD的价格会向着更低的价位下探,未来作为快速的大容量存储设备将会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猜你喜欢

摩托罗拉Edge 60 Fusion评测:以"帆布美学"突围中端市场的差异化尝试

在智能手机市场日趋同质化的今天,摩托罗拉凭借Edge60Fusion给出了一个充满创意的答案:用独特的材质语言重新定义中端机的设计边界。这款起售价299.99英镑(约合2818元人民币)的设备,通过"

2周前

小米手机销量连续六个月保持国内前三 去年11月曾登顶

根据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小米手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排名稳步提升,从2024年9月到2025年1月,小米手机市场份额最低为15.3%,最高达到19.3%,并在2024年11月登顶。从排名来看,这五个月小米

小米手机

3周前

华硕Zenfone 12 Ultra正式发布:去“游戏化”设计,搭载骁龙8至尊版与云台式摄像头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日,华硕正式发布了其的旗舰手机——Zenfone12Ultra,这款手机不仅延续了华硕去“

2个月前

一加13新增“微距特写”功能,为用户带来极致拍摄体验

近日,一加官方宣布,其最新旗舰手机一加13新增了一项备受期待的功能——“微距特写”。

2024-11-14

OPPO K12 Plus 手机即将发布:续航强劲,游戏性能出众

OPPO手机宣布,备受期待的K12Plus手机将于10月12日14:30正式发布。这款新机被誉为“续航千里马、游戏小钢炮”,预示着其在续航能力和游戏性能方面将有

2024-10-08

比亚迪第二代宋Pro DM-i即将璀璨登场:龙颜美学与宋代雅韵的完美融合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深耕的比亚迪,再次以匠心独运的设计理念和前瞻技术,引领市场潮流。近期,比亚迪正式揭晓了即将上市的第二代宋ProDM-i车型,这款新车不仅承袭了比亚迪&l

2024-09-19